欢迎来到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官网 ! 本网站已支持IPv6
企业邮箱   |   收藏网站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动态 会员动态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文明服务 自律维权 教育培训 影像展播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会员动态 >> 会员简讯 >> 详细内容
推进“三个创新” 发展普惠金融
发表时间:【2017/7/3】    浏览次数:【741】次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分享到:
  国家普惠金融规划实施一年多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临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对普惠金融进行再认识、再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和银行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普惠金融是“补短板”的重要支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这些群体的发展,靠财政支持不可持续,传统商业金融又因抵质押不足、信息不透明、成本高、风险大等无法完全覆盖。历史和经验都表明,普惠金融是补齐短板的必由之路。其次,普惠金融是“降成本”的有效途径。我国小微企业7000多万户,创造了50%以上的税收、60%的GDP和80%的城镇就业。但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制约。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申贷成功率低于大企业,贷款成本是大企业的1.6倍。普惠金融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成本适中的金融服务。近两年,随着普惠金融战略的实施,小微企业平均贷款成本呈稳步下行态势。再次,普惠金融是银行差异化竞争的自然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发展等因素叠加,加剧银行业竞争,过去趋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面临挑战。各类银行纷纷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差异化战略的重要选项,一方面,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相继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另一方面,截至6月初已获准筹建的17家民营银行中有8家明确定位发展普惠金融。随着制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很可能成为决定银行未来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包容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普惠金融正日益受到各国重视,但总体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面临不少制约。
  一是普惠金融模式难。不同于政策性金融和纯商业性金融,普惠金融要在社会公益性和商业盈利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现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小组贷款、美国限定在熟人圈的社区银行、印度依靠财政投入支撑的小额贷款模式等提供了有益借鉴,但因经济发展、信用状况、金融需求不同,我国还不能简单复制他国模式。而是要求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借鉴共享经济、互联网商业等现代商业模式,改革传统金融服务方式,丰富金融产品,降低服务成本。
  二是普惠金融覆盖难。一方面,受制于成本较高,传统商业银行物理网点很难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数据表明,至2015年底,基础金融服务的行政村覆盖率95%,距离“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和“行政村一级实现更多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受制于知识、观念、习惯等,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对线上金融的使用率还不高。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农村网民增速却一直较慢、上网意愿较弱,影响了金融覆盖率。
  三是普惠金融风控难。普惠金融客户往往存在财务状况欠佳、信用信息不完整、抵押担保不足、风险抵御和处置能力弱等特点,重抵押、重担保、重历史数据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难以有效控制风险。而且,普惠金融客户数量多、分布广、单笔额度小,传统风控技术成本相对较高,服务这些客户的成本收益不合理。这些都决定,商业银行的传统风控技术无法适用普惠金融客户,需要在风险识别、监测、处置等方面探索新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风险控制技术。
  中国民生银行[股评]作为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多年来持续推进“三个创新”,引领改革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一是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个性化战略品牌。民生银行着力向技术要效益。利用互联网、金融科技突破地域与时间限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强化客户识别与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民生银行着力向规模要效益。积极打造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实行总行统一审批、分行集中面签的一体化流程,集约整合并重点管理客户开发、授信审批、发放审核、贷后监控等关键节点,全面提升效率,发挥规模效益。民生银行着力向效率要效益。针对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即时性需求,持续升级授信产品体系、优化信贷产品、简化放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快放款速度,运用人工智能实现信贷产品即申即审,运用“云评估”使房产评估由线下的2天缩短至线上的2秒。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截至2017年4月末,小微企业信贷余额5764亿元,扶持了110万余户“真小微”客户成长,为630余万户小微商户提供结算、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连续多年获得“小微金融服务最佳银行”等殊荣;服务“三农”方面,广泛布局村镇银行,聚焦农村金融,深耕区域特色,持续强化对“三农”的支持与服务力度,截至2016年底,29家村镇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120亿元,占村镇银行全部贷款73%。另外,2016年末民生银行扶贫捐款达到3434万元,投放精准扶贫贷款41亿元,荣获“2016年度杰出公益勋章”。
  二是创新机构与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民生银行着力推进物理网点的入基层和广覆盖,奠定发展普惠金融的“硬基础”;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实现产品与服务体系的丰富与创新,打造发展普惠金融的“软实力”。机构建设方面,不断建设覆盖广泛、层次清晰的物理渠道网络,扎根基层,服务社区,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乡居民提供针对性便利服务。截至2016年底,已布局1119家支行营业网点(含营业部)、1694家社区支行、147家小微支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29家,营业网点86个,分布于16个省市,多处经济环境较差的偏远县区。产品与服务体系方面,民生银行不断完善线下和线上服务渠道和产品,打造“金融+科技+生活”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全面满足异质性客户对信贷、收款、结算、理财、保险、咨询的个性化需求,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务的满意度水平。为缓解“融资慢”,打造“小微之家”服务平台,实行客户白名单推送制度,在线云账户开立、贷款自助申请、线上自动审批,充分契合小微客户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的特征。为缓解“融资难”,推出“民生网乐贷”“民生云快贷”等微型贷款产品,申请门槛低、手续简。为提供便捷服务,打造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网上银行、微信银行六大网络金融平台体系,为各类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民生银行广泛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普惠金融客户运用现代金融产品的意愿,举办“多一份了解,多一分保障”金融知识大讲堂活动800场次,解答客户咨询1500余人次。
  三是创新风险管理,助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民生银行基于互联网、金融科技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风险定价体系,对接银联、税务、工商等第三方信息平台,对客户精准画像,强化贷前风险识别,将风险管理不断前移,同时加强贷后风险监测和预警,有效提升风控能力。民生银行改变传统面向单个用户的金融服务模式,发展供应链金融,针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中小企业设计产品和服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供应链的信息流降低信息不对称,以供应链上企业的声誉成本控制风险。民生银行积极与私募、风投、子公司合作或新设机构,向科创型企业投贷联动,通过投资收益补偿信贷风险。民生银行不断探索小微客户贷款风险缓释工具,创新推出“应收账款抵押”“转期续贷”等业务,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帮扶困难客户渡过难关,同时有效降低本行不良贷款损失。民生银行在经济下行期创新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遏制资产质量恶化趋势,2017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68%,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1.74%的平均水平,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中国民生银行成立20多年来,始终秉承“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企业使命,“引领市场、成就客户”的经营理念和“创新、包容、稳健、进取”的企业精神,不断破解普惠金融发展难题。下一步,民生银行将继续坚持普惠金融战略不动摇,加快技术创新和理念更新,以更加便捷、高效、优质、廉价的金融服务,全力落实国家普惠金融规划。




供稿:民生银行西安分行  郑万春



(责编:张西西   编发:王金飞)
上一条信息: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及所属二级分行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文化举措
下一条信息: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辖属二级分行多举措弘扬金融正能量
协会概况
协会概况
协会章程
会员单位
协会动态
协会要闻
公告栏
会员动态
会员简讯
地市协会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调研与思考
五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
中小微企业
清廉金融文化
文明服务
服务工作动态
感动故事
光荣榜
金融文苑
投诉与建议
自律维权
内控合规
消保之窗
行业自律
行业维权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动态
资格认证考试
党史学习教育
影像展播
影像展播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网站
ipv6 ready
陕西省银行业协会 © 2004-2020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1008802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159号    电话:029-89627396
协会企业邮箱登陆

电子营业执照
珂玛网 赢渔影院 软盟资讯 软盟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