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金融传媒主办的“2025金融消保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陕西农信《创建“党建+消保”模式 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案例从200余家机构申报的4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金融消保机制创新优秀案例”,这是陕西农信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近年来,陕西农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省农合机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学习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扎实推进“党建+消保”模式,积极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坚持高位谋划,紧盯重点抓部署
省联社党委统筹谋划,将“党建+消保”模式融入“农信党旗红”党建品牌建设体系,持续压实各级党组织消保工作责任。省联社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按季召开会议,听取“党建+消保”工作汇报,研究投诉治理、金融知识宣教等重点工作,确保紧抓不放、精准施策。在驻社纪检监察组统一部署下,扎实开展投诉治理方面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全系统对已发生投诉“回头看”,排查存在问题,督促问题整改,并持续加大“神秘人”暗访力度,推动消保服务水平提升。修订《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系统评估92家行社消保工作水平,促使规范经营行为,有力保障消费者权益。
坚持高标推进,立足实际抓统筹
各级机构坚持问题导向,紧扣群众满意这一标尺,细化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党委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等形式,集中学习“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及消保制度151次,设立“书记专线”受理客户来访来诉302次,开展“高管讲消保”110余次,带头践行消保为民。省联社消保委员会各成员部室联动落实前置化解、协同治理、溯源整改、督导约谈等机制,有效解决客诉问题,投诉同比下降64.06%。持续健全基层消保组织,各行社在网点设立“党建消保工作站”1368个,明确“党建消保岗”1763人,组织消保培训326次、覆盖2.4万人次,消保工作力量得到加强。
坚持高效落实,便民为民抓服务
基层网点一线紧贴客户需求,紧抓消保服务,践行消保为民。各网点支部将消保工作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党建+消保”相关主题党日活动420余次,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初心使命。加强信息公开,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及时应答客户咨询,联动村(社区)、司法机关等化解矛盾纠纷,避免投诉上行外溢转化,守牢客诉风险防范化解“第一道关口”。持续加强适老化服务,推进适老化支付网点创建,优化网点服务设施,提供专属业务引导,推广助农e终端、大字版手机银行、远程银行等渠道,使老年人办理业务更方便快捷。聚焦“一老一少一新”等重点群体,推动金融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圈,探索抖音直播、微电影等线上宣传,拍摄的《陷阱》《请君入瓮》等作品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全年线上线下宣传辐射达1500余万人次。
下一步,陕西农信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推动“党建+消保”走深走实,加快构建“大消保”工作格局,使金融消保服务更加可感可及,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力提升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供稿: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编辑:杨雪琳;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