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前夜,当迎新的灯火照耀古都西安之时,光大银行西安南关正街支行内正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正值2024年12月末,支行工作人员正在积极为某半导体行业领军民营企业开立承兑汇票进行协同沟通与加急处置。该企业于12月27日向支行提交了合同和发票共计2000余张,需要在2024年内开给48家企业。光大银行针对企业付款周期短、款项多且杂的情况,充分发挥分支协同效率优势,加班加点审查合同、核验发票,最终在确保资料合规的前提下,于12月31日为企业成功开立承兑,彰显出高效高质的“光大速度”。
这是光大银行西安分行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一个缩影。作为金融央企驻陕机构,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金融初心,立足陕西发展需求与自身禀赋,深入落实总行科技金融工作部署,以“家国担当”与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精心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让服务如光,点亮未来。截至2024年末,分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亿元,较年初增加5亿余元,增速超11%;分行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户数逾90户,授信余额6亿余元,较年初增加近1.9亿元,增速超过43%;成功落地分行首笔科创类并购贷款、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首笔科技创新债券,协同光大理财公司投资科创票据超过2亿元,谱写出科技金融大文章的亮丽答卷。
战略聚光,顶层设计擦亮光大担当
中国光大银行是国内较早开始探索科技金融的银行机构。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将“科技金融”置于首位后,该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文明确“1+16+100”的科技金融专营化专业化组织体系。其中的“16”,即设立16家科技金融重点分行,西安分行便是其中之一。
目光聚焦到陕西区域,在“双中心”城市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机遇与相关政策叠加下,西安成为科技创新的重镇。立足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及变化,光大银行西安分行对科技金融业务开展组织架构、绩效考核、工作机制等方面调整,通过提升科技金融考核占比、提升审批效率、降低企业贷款成本等举措,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2024年以来,西安分行成立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区域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工作的总体布局、议事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制定科技金融服务方案,成立科技型企业尽职免责评议小组,制定符合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产品服务工具箱”。此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还对“专精特新”等信贷项目赋予“红星”标识,标记项目可享受绿色审批通道、前置预审、定价前置审批、FTP差异化优惠、扩大定价权限等一系列政策,推进科技型企业业务落地。
服务如光,高效协同彰显光大力量
在科技金融产品同质化较高的局面下,“拼服务、拼效率”成为破局的关键点。
为推动科技金融服务质效齐升,西安分行在持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矩阵的基础上,针对金融服务建立了一套科创项目推进机制,打造一支由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组成的“分行+支行”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团队。通过总、分、支三级密切协同,加快项目上报审批速度,为科创企业提供精准、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
聚焦服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是光大银行西安分行赋能科技型企业的核心。分行充分发挥光大集团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圈,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科技型企业,提供“阳光e税贷”“阳光e担贷”“科创e贷”“专精特新企业贷”“专精特新巨人贷”等一系列授信产品,打造“认股权”特色产品,发行创新创业金融债券,致力于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全生命周期陪伴客户成长。
此外,西安分行还基于核心企业开展1+n业务,合理占用核心企业额度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缓解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通过开具国内信用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产业链资金流动,并且积极为客户拓展销售渠道,从多个环节助力企业提升效益,以务实之举致力于与企业共同行稳致远。
以西安分行的实践来看,分行邀请外部讲师组织开展对公客户经理科技金融专题培训,通过结合分析陕西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情况,围绕科技型企业,从营销策略、尽职调查、需求挖掘、综合服务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产业园区与金融服务的有效对接模式,借助新政策和风险管理来推动科技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了分行科技金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近日,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明确了西安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定位,赋予了西安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要功能,这无疑为光大银行西安分行赋能科技金融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展望未来,分行将继续紧密围绕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建设方向,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陕西打造科创高地,点亮科技企业创新之光。
(供稿:光大银行西安分行)
【编辑:杨雪琳;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