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于盼来了扶贫干部,没想到是个老同志,不知道他能不能带领我们脱贫致富。”这是汉阴县观音河镇药王村村民钟泽军在第一眼见到驻村第一书记时心里的疑问。 “现在村上扶贫工作压力这么大,他又这么大的年龄,不知道他下来之后能不能适应。”汉阴县观音河镇药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罗剑波对于新来的驻村第一书记能否适应扶贫工作也没有太大信心。 干部和村民口中,那位上了年纪的扶贫干部叫做刘明安,来自工商银行安康分行。2017年6月,58岁的刘明安来到药王村驻村扶贫。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大山里扶贫,这让人十分不解。但对于刘明安来说,这却是他很早以前就想去做的事儿。 “我曾在40多年前的1977年,到安康县张摊公社插队劳动了三年。三年的农村生活不但锻炼了我的体魄,而且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受益不小。所以我总想如果有机会来到农村,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贡献我的力量,这也就是我对农村的一种回报,这也许就是我的农村情结吧。” 药王村位于安康市汉阴县城北30公里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17亩,其中旱地达7837亩,占总耕地面积90.9%。全村385户、1505人中在册贫困户184户、547人,贫困率达到36.84%。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中多为留守老人,劳动力十分欠缺。面对这种困境,刘明安并没有气馁。 “来到药王村后,我向上级党组织和领导做过庄重的承诺,既来之,则安之,有作为。我力求通过走村串户,调查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通过细致的帮扶,早日让村民们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 刘明安的信心来源于脚踏实地的干劲。驻村不到一个月的他,便踏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通过走访调查,结合当地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刘明安选择了以魔芋种植为产业致富突破口,决定通过“镇园产业联盟”合作模式,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进专业公司来村发展村集体经济。 大事要做,群众的小事刘明安也时刻放在心间。养殖户李垂勇牧场在养殖场的河对面,遇到下雨天,观音河河水暴涨,20多头牛的放牧就成了李垂勇的心病。了解到这一情况,刘明安便着手联系项目资金,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之前河水一涨上去,到对面放牛就成了问题!自从修好了桥,路也挖好了,现在放牛方便多了!”40岁出头的李垂勇是药王村4组村民,其父亲早逝,母亲及哥哥患有精神疾病需要他照顾,妻子不堪家庭重负出走,女儿年幼在读,诸多的不幸,导致家境贫穷。在刘明安的开导下,李垂勇振作了起来,走上了家庭种、养殖业相结合发展的脱贫之路,如今他已成为药王村的养牛示范户。 秋去春来,刘明安忙碌的身影成了药王村一道常见的风景,而随着他坚定的步伐,药王村的方方面面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推进“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模式,建立畜牧合作社2个、培育养殖大户10户;实行“土地流转经营,集中建园管理模式”,建成核桃园500亩,种植拐枣250亩、魔芋200亩,发展元胡100亩;引进企业1家,提供就业岗位110余个,发展涉农产业,带动30户贫困户增收,平均每户创造收益6000元。 “自2018年3月份以来,在我的地里务工的贫困户有30多户,流转土地300亩,截至2018年7月份发放工资已达到17万多元,带动了村民就业,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汉阴县金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刘明安和村干部一起为药王村引进的农业企业,在药王村开展魔芋产业化种植,并带动当地乡亲们脱贫致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明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药王村脱贫致富的路上踏下了坚实的脚印,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供稿:工行省分行 邵静) 【编审:荆东;编辑:张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