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官网 ! 本网站已支持IPv6
企业邮箱   |   收藏网站   |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动态 会员动态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文明服务 自律维权 教育培训 影像展播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会员动态 >> 会员简讯 >> 详细内容
金融普惠献大爱 精准扶贫结硕果
发表时间:【2017/11/2】    浏览次数:【688】次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分享到:

——农发行宝鸡市分行支持大水川旅游扶贫纪实
























  十月的陈仓大地,万木葱茏,生机盎然。漫步层峦叠嶂的西部山区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只见南由古城商铺林立,音乐喷泉流光溢彩,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短短一年多时间,景区就接待全国各地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461多万元,安置2000余人就业(包括500余名家庭贫困人员)。这是农发行宝鸡市分行依托“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亮点。经过宝鸡市大水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勤劳、智慧人们的创新发展,是这个昔日的穷窝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大水川之“大”便以崭新的“五大”展示在世人面前:
政策普惠大
  陈仓区西部山区区域面积1707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这里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村民分布在梁、峁、沟、岔中,是我市贫困人口最集中、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生存环境最差的区域,一直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然而,这里却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美景:草甸风貌的大水川、鬼斧神工的灵宝峡、峰峦雄伟的九龙山、奇峰罗列的西镇吴山……如何发挥山区资源优势,让沉睡的大山“活”起来、“动”起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市区委、市区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当务之急,也给农发行带来了先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精准扶贫”。农发总、省行倡导开展信贷大扶贫。市委书记徐启方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提高政治站位,把握精准要义,坚持严实作风,下足“绣花”功夫,用精准“针法”,“绣”出贫困群众新生活、脱贫攻坚新画卷。市长惠进才要求,全市上下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精准施策务求实效,把各项扶贫工作做实做细,以“辛苦度”赢得群众“满意度”,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宝鸡市分行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优势,紧握国家、省、市扶贫攻坚工作的“主动脉”,深入实施金融扶贫和精准扶贫,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成为“造血”扶贫的“领头雁”。党委书记、行长闫旭安也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金融扶贫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切实提高扶贫成果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在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一位低调的演奏家,用春风化雨的柔情默默演奏出金融扶贫最强音。在大水川旅游开发景点矗立着一块醒目的“支持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宣传牌,落款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宝鸡市分行陈仓区支行,真实体现了市、区行党委(支部)对扶贫工作的庄严承诺和决心。
  近两年来,农发行宝鸡市分行提升站位、敢于担当、大胆创新、精准扶贫成效凸显,采取注入贷款20000万元+农发基金6000万元的模式,积极有效支持宝鸡市大水川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赢得了省、市、区党政和贫困户的支持和好评。2017年7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宝鸡视察棚户区改造及移民搬迁情况时对西山地区的旅游扶贫工作给予肯定。2016年12月大水川旅游景区荣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景区殊荣,2017年10月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四部门授予大水川旅游开发公司股东育才集团“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大水川公司的股东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蝉联“陕西企业100强”,其中2016年为第40名。
思想变化大
  大水川项目主要实施地位于陈仓区香泉镇,全镇共有人口3029户、12056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885户、3035人,占全镇人口的25%以上,项目建成后,能充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服务地区脱贫。同时,香泉镇孙家村、南峪村、石尧村等5个村被列为2016年陕西省1178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97户,贫困人口1036人。项目的建设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了景区开发建设辐射的坪头、赤沙、香泉、拓石、凤阁岭五个乡镇,84个自然村、17184户、71368人,其中解决辐射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120余人。
  穷则思变。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增长动力不足的形势,只有在实践中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为现实,舞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才能做宽领域、做大影响、做旺人气,引领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西部山区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之所在。为了把生态资源变为生态效益,在市区政府组织专业机构调研的基础上,农发行陕西省分行、宝鸡市分行、陈仓区支行联合组织力量对西山开发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攻坚进行专题调研评估,通过召开项目协调会、信贷讲评会、贷款评审会等形式,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启动实施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信贷支持发展规划,全力支持企业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集群,使山区群众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形成西山环线大旅游。
  思路决定出路。大水川发展旅游带动脱贫的思路和决心,很快得到省市行领导的重视。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马清十分关心“生态+旅游 +脱贫”的“宝鸡模式”,多次和市领导沟通,亲自带领信贷、信用、法规、创投、扶贫、基础设施等部门负责人、会同市区行深入现场调研,要求各级行各部门各条线鼎力相助,高起点就位、高效率评估、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简化手续、提供利率优惠政策,全力为项目建设构筑绿色通道。市分行行长闫旭安带领党委一班人和职能科室、陈仓区支行协同内外有关部门领导先后多次前往项目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经营模式、投融资、担保抵押、落实还款来源等诸多难题,改进作风,“零距离”优质高效服务,速快反应,尽快进入了其大开发、大建设、大突破的主战场,成为一支劲旅,促进项目顺利建设、创造最佳预期。
信贷投入大
  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地为陈仓区香泉镇,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035人,占香泉镇全镇人口的25%,主要打造大水川旅游扶贫主题区,建设以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集群,依托大旅游带动贫困群众大脱贫,通过发展特优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了西山扶贫攻坚工作的新路径:“生态+旅游+扶贫”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带,并配套相关附属设施。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共分两期,按区域涉及四个板块,其中一期建设为大水川、灵宝峡景区板块,二期为西山老街、景区外主线公路建设板块,两期均为独立项目,建成均能独立营运。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发行宝鸡市分行、陈仓区支行一次次“雪中送炭”,有的放矢调配资金“活水”,将“救命水”精准浇灌在了穷根上。2015年12月18日,由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以货币资金注入资本金6000万元,主要用于二期项目进入景区外主线公路建设,农发行宝鸡市分行2017年7月7日对宝鸡市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一期建设项目发放20000万元旅游扶贫固定资产贷款,占现有投资总额的67.18%,现已全部支付。完成主要设施灵宝峡景区板块、大水川核心区板块、景区标志牌、景区道路、景区基础设施、景区绿化工程、景区亮化工程等七个大块。
  至目前,支持企业新建中小桥7座,拆除重建桥梁2座;新建路基、路面13公里;新建防护工程;改建路基、路面约25公里。在景区景点建设中:一是大水川核心区。以草原休闲娱乐和中高端养生度假为主。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1、停车场1、飞天川上、彩虹牧场、欢乐马场、马蹄部落、水川晚照、拓展营地、马术俱乐部、童趣园等娱乐项目;配套建设山顶木屋50座、移动房车200座;二是灵宝峡景区:突出游客休闲服务、朝拜观景、山水休闲功能,依托灵宝峡、麦垛山、一线天及九龙山漂流资源,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白音寺、炊烟部落、绝壁飞亭、浣溪小院、水畔流光、水岸码头、入口形象碑、广场、灵宝水市等设施;配套建设停车场4处、旅游厕所4座;三是大水川、灵宝峡景区标志牌:为了更好地引导游客游玩,在大水川、灵宝峡景区沿路醒目位置制作了不同风格的标志牌等;四是大水川、灵宝峡景区绿化工程:为了使全国各地游客未进入景区就能享受各种不同树林花草的芬芳和绿色,大量种植了名贵树种及花草加以点缀;五是大水川、灵宝峡景区亮化工程:景区对大水川、灵宝峡区内山体、道路、水面、草甸、建筑物等都作出了大面积绿化。
开发举动大
  责任就是担当。省、市、区农发行把支持大水川旅游扶贫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并视己任,适时加强上下内外沟通协调,银企通力合作,打开绿色通道,全程鼎力为企业提供快捷、高效信贷服务。陈仓区政府为了保证该项目有序实施,积极主动对大水川项目公司进行控股,投入实物资产27000万元。同时大水川旅游开发公司把各级领导的关怀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巨大动力,不等不靠、落实责任、强化担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筑堤疏河、修路架桥、建山门、修栈道、造老街、挖掘文化,全面打响大开发、大建设、大提速攻坚战。目前,新建、改扩建的 60多公里生态旅游专线全线贯通,并添置了旅游巴士、电瓶观光车、观光小火车,补偿当地群众拆迁、地面附着物等资金达 1.86亿元。在大水川景区,修建了飒露马苑跑马场、格力犬撵兔表演场、射箭场、山地自行车休闲骑行场、山顶滑索、房车营地、蒙古包帐篷营地等体验游乐设施。在灵宝峡景区,开设了水上娱乐、传统民俗大花轿唢呐娱乐等项目。在九龙大峡谷自然风景区,索道、栈道、温泉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南由古城根据汉唐风格依山而建,集聚了200余家商户,从事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度假服务。鼓励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参与经营,并享受优惠政策,为每家商户统一配备餐桌餐椅、统一制作服装、统一采购餐饮原料、统一办理工伤保险,免收一年租金和水费。为了使西山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大水川文化传媒公司邀请专家、学者,挖掘整理西山历史文化故事,组织当地老艺人进行常态化表演,让西山酒歌、西山刁鼓、血社火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大水川景区项目建设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投资额之大、游客人数之多、综合收入之高,创造了宝鸡旅游项目的神奇速度。公司股东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兼董事长史军辉先后荣获“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陕西省扶贫功臣”、“为公益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等各类荣誉称号50余项。
扶贫成效大
  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一期建设项目实施以来,积极创新并始终坚持“生态+旅游+扶贫”模式,运用“政策性支持,金融业扶持、企业化投资,市场化参与”的机制,积极落实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政策,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旅游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西山地区“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支持景区周边部分农民开农家乐,将荒地流转给企业,或吸纳部分农民成为企业员工,促进当地就业,带动经济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方百姓。2016年灵宝峡、大水川两大景区相继开园,九龙山景区建设快速推进,景区各方面经营管理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全国游客的青睐。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短短一年时间,至2017年7月末,接待游客已达25万余人次,旅游公司景区营业收入10416万元,实现净利润4641万元,有效带动西山14万人脱贫。其主要扶贫工作成效是:
  ——更新思想理念。大水川、灵宝峡景区的开发,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带去了新鲜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
  ——促进三产融合。文化旅游产业附带第三产业,形成融合产业发展,使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有了销售渠道。
  ——开展技能培训。景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当地农户进行了技能培训,其中为789人进行保洁、保安、服务免费培训,减免费用共计257.7万元。
  ——妥善安置搬迁户。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为确保景区建设和脱贫攻坚共同推进,免费搬迁贫困户60户300人,配套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目前正在实施天然气进户工程,确保日后景区环境保护,同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打造精品农业。大力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有机农业,景区为为120户群众提供农副产品自销点,鼓励当地群众销售自己种植的花椒、木耳、核桃等农特产品,大大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支持兴办农家乐。景区支持兴办农家乐100户,带动就业人员13000人;安置500余名贫困家庭成员从事建设、保洁、安保、服务人员岗位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0元。
  ——分享生态红利。大水川景区产业扶贫项目共有香泉镇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入股,入股期5年,每年分红2200元。
  ——扶贫济困献爱心。在景区南由古城免费安置西山本地餐饮79家,解决劳动力200余人;旅游公司出资100万元,对南峪、石尧、王家庄、南山等10个村的村民自办农家乐进行补贴。实施旅游扶贫,不仅带动了群众创收致富,而且将群众力量凝聚到打造大景区的过程中,实现共建共赢的效果.
  ——返乡创业成时尚。香泉镇南峪村贫困户贾改霞,全家6口人,靠自己在家种几亩薄地和丈夫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大水川景区开发后,她看到了商机,今年4月,她把丈夫叫回家,夫妻俩开办了农家乐。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五一”期间游客爆满,她经营的农家乐接待游客最多的一天有近百人。她说:“这一天的收入顶得上以前种一茬3亩麦子的收入了。”近三个月,贾改霞收入就超过3万元。与贾改霞同村的梁军军,过去先后在浙江、河北、深圳等地打工,日子过得很艰难,大水川景区建设后,他应聘到旅游公司当司机,妻子也被安排到绿化公司当统计员,年收入超过4万元。石尧村贫困户王巧巧,是家里唯一的劳力,以前仅靠种田养活家里的五口人。如今,她在灵宝峡景区当保洁员,每月工资1600多元。和王巧巧同村的贫困户张林继,有技术、能吃苦,在景区做维修工,解决了全家人生活问题。
  ——贫困户圆了老板梦。目前,有2000余人在景区就业,分布在基建、客房、餐饮、检票等岗位;围绕景区开办的农家乐达60户,300多名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上了“小老板”。精准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参与旅游业的意识淡漠问题,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使老百姓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旅游富民、强农惠农,达到了党政、企业、银行和贫困户“四满意”。




(责编:张西西   编发:王金飞)

上一条信息:用爱回应爱,让爱加倍
下一条信息:“西银惠付” 让科技更亲民 生活更便利
协会概况
协会概况
协会章程
会员单位
协会动态
协会要闻
公告栏
会员动态
会员简讯
地市协会
地市协会
行业动态
监管动态
调研与思考
五篇大文章
乡村振兴
中小微企业
清廉金融文化
文明服务
服务工作动态
感动故事
光荣榜
金融文苑
投诉与建议
自律维权
内控合规
消保之窗
行业自律
行业维权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动态
资格认证考试
党史学习教育
影像展播
影像展播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网站
ipv6 ready
陕西省银行业协会 © 2004-2020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陕ICP备2021008802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解放路159号    电话:029-89627396
协会企业邮箱登陆

电子营业执照
珂玛网 赢渔影院 软盟资讯 软盟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