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丝,绿意遍野,三秦大地一幅幅人勤春早、万象“耕”新的田间美景正徐徐展开。安康审计中心以省联社“13541”工作总要求为指引,紧抓春耕备耕关键期,指导全市农商银行配优信贷资源、配强金融服务,主动作为、精准对接,为春耕备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心有农时,早谋划定措施,播撒支农“希望种”。做到惠农资金投放“早安排、快部署”,全市十家农商银行及时制定春耕备耕专项支持工作方案,备足专项资金,细化工作措施,优先保障种子、化肥、农机具等行业领域资金需求。将春耕备耕走访与旺季营销“开门红”营销外拓和深化拓展“十行千亿惠万企”行动相结合,组织员工深入走访农资供应门市、种业公司、蔬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企业和农户等重点客群,了解其生产计划、调研资金缺口和金融服务需求,建立春耕备耕台账,实行名单制跟踪管理,累计入户调查20余万户。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争取各类补贴、奖补等涉农优惠政策,配套利率优惠政策,降低“三农”融资成本。将金融产品创新作为解决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短、频、急问题的驱动力,推出e农贷、乡村V贷和优农贷等信贷产品,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对涉及春耕的贷款需求开辟“绿色通道”,施行“限时办结制”,以最优服务、最快速度满足客户春耕期间的资金需求。
情牵农事,广宣传搭平台,下好支农“及时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助农惠企相关政策和金融服务信息,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和产品信息30余次,在营业网点、社区村组宣传栏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册,向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普及金融知识和优惠政策覆盖客户百万余人。通过举办“银企”座谈会、金融知识讲座等方式,详细介绍金融政策和产品,现场解答企业疑问,收集企业反馈,并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助农服务策略,搭建农商银行与涉农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将金融知识宣讲与信用评级、信贷服务相结合,依托“党建+金融”工作模式,推动“信用村(镇)创建三年提升”和“授信客户三年倍增”专项行动,授信客户累计达到50.71万户、贷款客户24.78万户,全市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档覆盖面均超过95%,创建信用村796个、信用镇46个,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支农主力军”形象深入人心。
身入农忙,优服务快投放,施足惠农“增产肥”。不误农时保春灌,聚焦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及标准化改造、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更新改造等领域,持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支持力度,累计投放农田水利贷款4.14亿元,服务耕地面积280万亩,为春耕备耕地力提升注入强劲金融动力。全力开展春耕农资保障行动,重点加大种业、农药、化肥、农机等农资生产供应和购置的信贷支持力度,累计投放贷款9873户、8.41亿元,为846户农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7.87亿元。截至3月27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18.0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397.10亿元,为全市春耕备耕各领域各环节注入充沛金融“活水”。
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农业,关系粮食安全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陕西农信安康审计中心将带领全市农商银行守牢深耕“三农”领域的金融主力军地位,强化担当、谋实举措,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切实发挥信贷投向的引导作用,将“金融春雨”精准播撒在田间地头,切实把普惠金融服务送进广袤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编辑:杨雪琳;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