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由中国金融工会陕西工作委员会、陕西金融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陕西金融作家协会承办的陕西金融系统“我与金融消保”征文大赛完美收官,陕西镇巴农商银行南关支行客户经理宋超凭借其小说《羊筒子》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一等奖。这无疑证明了《羊筒子》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
宋超的小说《羊筒子》独辟蹊径,以金融消保为独特切入点,巧妙地将严肃的金融知识普及主题,与乡村生活的质朴温情紧密交织,勾勒出一幅生动且富有内涵的乡村生活画卷。这部作品凭借其深刻的主题、鲜活的人物、紧凑的情节以及朴实的语言,带给读者深刻的阅读体验与情感共鸣。
主题:消保与乡村的深度交融
《羊筒子》的核心主题围绕金融消保展开,作者通过信用社消保部主任肖金保的日常工作,将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严峻问题呈现在读者眼前。在偏远山区,电信网络诈骗与非法网贷肆意横行,给村民带来沉重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肖金保身为消保工作者,不仅要向村民普及金融知识,更肩负着守护村民财产安全的神圣使命。小说中,他深入疙瘩村,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讲解金融知识的场景,生动地反映出金融消保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然而,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将金融消保孤立呈现,而是与乡村生活的日常细节紧密相连。肖金保对村民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金融知识的传授,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为王二妮安排工作,为李春芳提供贷款,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帮助,让金融消保工作充满了人性的温度。这种将金融消保与乡村生活深度融合的叙事手法,使小说兼具教育意义与人情味,让读者在获取金融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主人公肖金保更是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不仅是一位恪尽职守的金融工作者,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普通人。他对工作的严谨认真,对村民的关怀备至,以及对家庭的深深牵挂,都使这个人物形象立体而丰满。肖金保不仅仅是“金融消保工作者”的符号,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乡村人物代表。
除了肖金保,其他人物也各具特色。翠花作为肖金保的妻子,虽然出场次数有限,但她的温柔体贴与对丈夫工作的默默支持,令人印象深刻。王二妮、李春芳、李二虎等村民,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困境,却都对肖金保满怀感激之情。这些人物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温情,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中那份纯真的情感纽带。
情节:紧凑连贯,悬念丛生
小说的情节设计精巧,“羊筒子”这一线索贯穿始终,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元素。从肖金保发现羊筒子时的满心疑惑,到他与翠花对送羊筒子之人的种种猜测,再到最后揭晓送羊筒子的人是父亲,情节层层递进,悬念迭起。这一情节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更深化了读者对肖金保家庭关系的理解,尤其是他与父亲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当羊筒子的来源真相大白后,小说并未就此结束。李春芳家丢羊的事件,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肖金保、翠花和王二妮等人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李春芳寻找丢失的羊。这一情节不仅呼应了金融消保主题,更将乡村社会的温情与团结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故事更加完整且富有感染力。
语言:朴实自然,烟火气十足
《羊筒子》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充满了乡村生活的烟火气息。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乡村冬日的景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乡村社会的复杂关系描绘得栩栩如生。对肖金保内心活动的描写,既展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又体现了他对家庭的牵挂以及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小说中的对话生动有趣,肖金保与翠花、王二妮等人之间的对话,不仅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亲疏,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通过这些对话,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变化,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仿佛置身于乡村生活的场景之中。
《羊筒子》以金融消保为主题,生动展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小说不仅向读者传递了实用的金融知识,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紧凑的情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复杂美好。肖金保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小说兼具教育意义与人文关怀。小说结尾处,众人帮助李春芳找羊的情节,将乡村社会的互助精神推向高潮,令人动容。
《羊筒子》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小说,它以独特的视角、鲜活的人物、精彩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乡村世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珍藏。
(供稿:陕西镇巴农商银行南关支行 唐朝松)
【编辑:杨雪琳 史雅蕊;审核:白来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