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支持陕西经济发展纪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为金融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始终坚持“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金融服务理念,主动践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使命,回归金融本源,积极助推陕西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在支持国企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小微和“三农”、支持脱贫攻坚等领域,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服务陕西发展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年初,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帮助地方大型国有企业降低财务杠杆、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邮储银行与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西安签署支持国企改革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是邮储银行践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中央供给侧改革精神,推动企业“三去一降一补”,助力国企产业整合与改革升级的创新举措,实现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减轻发展负担、提供转型契机、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地方发展的目标。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邮储银行与中国中冶加强合作,实现对西安地下管廊Ⅱ标段项目83亿元的资金投放,此项目的建成将改善西安市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提升城市地面景观,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该项目的成功落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目前国内单笔投资金额最大、公里数最长、入廊管线种类最多的一个综合管廊项目,加之西安市作为历史古都,地下施工情况错综复杂,建设经验将对全国地下管廊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二是本项目采用PPP模式,利用社会资本来提供资产和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体制改革。 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作为该项目落地分行,将以此为契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针对性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深度挖掘重点项目,继续在支持国企改革、转型升级方面加大与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加强与企业间的互通互联,积极引导总部资金回流,大力支持陕西实体经济发展。
专注服务小微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今年的秋天雨水特别多,气温偏低,使得茶叶营养成分得到了充分吸收,茶山的茶叶长势格外好,茶叶的口感较往年也更加香醇浓郁。正当处于茶叶采摘季节时,雨水过多却让茶叶加工企业犯起愁来。 孙洪军经营着紫阳县当地规模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由于厂房建设资金占用较大,收购季节支付给茶农的资金出现较大缺口,企业发展遭遇困境。得知这一情况后,邮储银行主动深入企业,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帮助企业分析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孙洪军表示:“在企业缺乏流动资金的艰难时刻,邮储银行紫阳县支行多次前往公司调研,在获得担保的前提下,向企业及时发放了500万元的贷款,帮助自己解了燃眉之急。” 2017年是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小企业金融业务跨越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服务小微的产品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涌现,教育贷、法人保证贷款、军民融合贷已经落地;这一年,业务规模不断攀高,迈上了40亿的新台阶;这一年,在“服务民生”领域不断扩展阵地,从医疗、水利,到供热、排污,再到教育,服务民生金融的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这一年,服务小微的触角不断延伸,累计21个支行获得了小企业金融业务经营权。 今年以来,该行借助银政合作模式,共拓服务渠道。按照“省行牵头、市行跟进、支行落地”的三级机构分工协作模式,进行各层级政府合作平台的开发建设。省分行身先士卒,不断强化省级银政合作平台的“顶层设计”,目前已与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多个部门签订平台合作协议。1月-11月,银政合作业务规模增长超过1.2亿元。 与此同时,该行持续创新,助力发展转型。在“双创”背景下,借政策利好积极把握新的市场机遇,持续加大金融对“双创”的支持力度。将互联网与小微金融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信息和技术优势,开发线上产品“税贷通”与“发票贷”,提高客户服务效率,为“双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产品上线半年来已成功向近百户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5亿元。
助力精准扶贫体现大型银行担当
在11月初举行的第24届杨凌农高会上,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作为涉农金融产品展的参展方参加了本次盛会。在为期5天的展会上,邮储银行紧扣“‘一带一路’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展会主题,展示本行深度聚焦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形象以及金融支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作为。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主动践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助力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通过推进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丰富和优化贫困地区服务渠道和网络布局、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精准扶贫领域应用等多项措施,逐步构建了立体化的特色金融扶贫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800多亿元,服务农户近46.5万户。 按照“精准扶贫、政银合作、优势互补、构建体系”的基本原则,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金融扶贫的号召,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动贫困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产品创新为基础、以风险分担为保障的金融扶贫新路子。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全省56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投放贷款超过312亿元,向11个深度贫困县投放贷款超过39亿元,带动6.9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按照国务院和监管部门的总体扶贫要求,邮储银行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陕西省分部,内设扶贫业务中心,印制扶贫工作汇编材料,制作扶贫工作简报,建立扶贫工作联系人机制,强化对金融扶贫工作的督导和安排,确保扶贫工作机制有效运行。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人民银行关于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该行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层级一把手主抓扶贫工作,统领和指导全行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创新扶贫模式,提升精准扶贫效率。该行积极与农业、财政、人社、科协、商务、扶贫办等多个政府部门合作,积极搭建“政银”业务平台,通过构建“银行+政府+农户”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创新多方风险分担模式,探索建立金融扶贫商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抵押担保难题。已建立政银合作平台101个,累计投放贷款81.3亿元。通过“双基联动”工作,构建贫困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扶贫小额信贷、农户小额贷款办理效率,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对信用户、信用村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利率优惠”等政策。依托邮政全网资源,按照“扶贫先扶智”的思路,推荐贫困地区优秀学生至石家庄邮政院校学习,目前商洛市商州、洛南两地已招收定向学员37名。同时,还创新了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扶贫以及“科技+金融”“融资+融智”的科技金融扶贫和电商扶贫等多种扶贫新模式。 支持现代农业,助力特色产业扶贫。该行坚持“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特色发展思路,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依靠“专门机构+专业团队”“特色支行+特色产业”和“精细管理+精心服务”的经营服务模式,支持贫困户发展地方产业,实现脱贫增收,变“输血”为“造血”,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带动效应。服务洛川苹果、周至猕猴桃、商洛核桃、汉中茶叶、韩城花椒等特色行业30余个,支持高级职业农民96个,扶持家庭农场2800余个、涉及专业大户4200余户、向洛川苹果、周至猕猴桃等247个专业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达到58.3亿元。同时,持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推进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积极研发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新型产品,切实将支持农民增收、助力农业发展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成立专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支行23家,覆盖全省7个国家级和33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00余户。 此外,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通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丰富和优化贫困地区服务渠道和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了邮储银行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提高了对贫困地区的服务效率、服务水平。自主研发人脸识别系统,智能柜员机、触摸查询屏、移动展业等多种智慧银行服务设备,极大地优化了业务流程,改变了贫困地区客户的服务体验,切实感受到智慧银行所带来的便捷。建设“信贷工厂”模式,采用自动化决策模块,实现业务自动审批,推进贷款流程优化,提高贫困地区作业效率,最快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放款。保持网点总量稳定,确保县及县以下网点占比,充分发挥在涉农金融服务上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在农村小商超、村委会、村邮站等共投放“助农通”服务终端269台,累计交易金额4.96亿元,共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0257个,累计为全省180多万户贫困家庭发放粮食直补、新农保等各类财政惠农资金100亿元。
供稿: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
(责编:张西西 编发:王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