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化是金融的灵魂。经济新常态下大力培育优秀金融企业文化,增强金融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金融业声音,树立中国金融业形象,展现中国金融业魅力,体现中国金融业价值,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的现实要求。为此,我们要清醒认识金融文化在提升金融队伍素质、促进金融行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充分凝聚来自各个层面的智慧,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入思考、精心谋划、科学引领金融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对此做一些探讨,以求相关方面对金融文化的重视。 主题词:金融文化 新常态 创新思考
“金融文化”一词,1934年被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在题名为“金汇本位与战后之欧洲金融”中提及,当时并未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直到最近20年才日益受到追捧,但发展至今,理论界对于金融文化的认识并未达成真正的共识。 金融文化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将“金融”、“文化”二者叠加,而是杠杆的支点,托起金融文化引领人们价值观的取向。它之所以引起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给金融行业注入了生命和活力,以及它给金融企业带来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多重效益。近十余年来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实践证明:金融文化已经成为促进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与绩效进步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 纵观全球经济,在当今市场竞争中,促使金融企业取胜而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人才,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只要有了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也有人说是科技,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企业就会充满无限生机。还有人说是服务,认为优质的服务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更有人说是产品,认为只要产品对路,“家有梧桐树,不怕凤凰来。”然而,中外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能够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真正支撑金融企业健康发展的是知识,是渗透在金融企业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精神世界并落实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金融文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文化是金融的灵魂,这是一条被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未来金融产业的发展,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多地依靠金融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层层渗透来实现更加持久和强劲的发展态势。”“文化正在成为金融竞争的一大利器”。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说:“‘文化’就其性质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与经济金融的关系,是灵魂和躯体的关系。经济是一个国家的躯体,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先有躯体,后有灵魂。既不能‘魂不附体’,又要‘体内生魂’”。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曾断言:“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 实践证明:金融文化源于金融实践,反过来指导金融实践,最后又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没有金融实践,产生不了金融文化;没有金融文化的影响,金融实践难以健康运行。身处其中的金融人运用自己的金融知识熟练地运作这个行业,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直接关系到全社会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此相应,金融人自身也需要一份精神文化的沉淀去熏陶、指引,对金融竞争保持应有的原则与理智,从而优化整个金融行业,促使文化与金融达到一定的平衡和稳固,让资本投入和商业活动体现出文化的涵养,依次助推企业持续发展。这就不难看出,金融文化已经成为助推金融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大力培育优秀金融企业文化,增强金融软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金融业声音,树立中国金融业形象,展现中国金融业魅力,体现中国金融业价值,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的现实要求。为此,我们要清醒认识金融文化在提升金融队伍素质、促进金融行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充分凝聚来自各个层面的智慧,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深入思考、精心谋划、科学引领金融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适应新常态,金融文化呼之欲出
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对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金融生态环境及中国金融业战略部署产生导向性、决定性的深远影响。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现实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所面临的经济金融态势正发生新的演变。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业界有识之士认为,当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领域已经出现一个“新常态”,而且是一种有文化自信的文化自觉新常态。具体概括来说:一是金融企业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着力用企业文化引领支撑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二是金融企业不断促进深度融合,着力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以融入管理、提升管理;三是金融企业始终坚持以文化人,着力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员工发展;四是金融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强化中国金融文化对世界经济新格局的文化影响力。中国金融业欲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金融企业需要重新审视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历史地、辩证地认识金融文化建设的新常态,需要准确地把握和努力地适应金融文化建设的新常态,同时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在一系列驱动因素中不断提升金融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以谋求新作为,实现金融文化建设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企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金融企业共同认可并践行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突出对金融企业职工的尊重,重视金融职业道德和思想教育,强调精神文化力量和集体作用,不断凝聚金融企业职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此提高金融企业的队伍素质,扩大金融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增强金融企业竞争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全球背景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互联网金融条件下看待问题,我们深感金融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文化的创新,束缚了金融从业者的思想观念,影响了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不充分认识、深刻反省、切实纠正金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然对金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顺应新常态,金融文化需“反思悟道”
中国有句古语“得人心者得天下”。在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看来,这句话和软实力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众多金融专业人士认为,我国金融业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由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向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转变。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已经基本实现了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成为金融大国,当务之急应该再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为达此目的,中国金融业要进行整体的“反思悟道”,要从思想上重视金融文化,从行动上建设金融文化,这关系到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进程,关系到金融软实力的提升,也关系到中国能否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真正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对此,需要金融决策者、从业者以高尚的情怀、科学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按照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对金融文化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以金融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为文化兴国、文化强国和文化兴企、文化强企做出更大贡献。 纵观中国金融文化建设现状,尽管在一些中资金融机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个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文化相对于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而言还显滞后。简单概括,一是缺乏切实可行的行业指导。2005年,首届中国金融论坛在北京诞生,这是中国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共同创办的、中国最具权威的金融论坛。2010年12月21日中国金融文化论坛诞生,这个中国金融界、文化界都关注的论坛会成为中国金融业又一权威论坛。十余年来,中国金融文化建设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交流研讨、宣传引导,在思想碰撞中创新金融文化理念,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寻找内在驱动力,做出了不凡的贡献,但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完整的金融文化发展纲要和指导手册。二是“老板文化过于强势”。金融文化是由金融决策者共同提出并付诸实施,由所有金融企业成员认知认可、自觉践行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然而,金融文化在传承中经常遇到“新官不理旧账”、“各喊各的调、各吹各的哨”的各自为政尴尬。致使一些行之有效的文化理念不能持久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三是“泛文化”现象盛行。最突出的表现是所有的概念都喜欢冠以“文化”二字。诸如“照搬文化”、“惩办文化”、“短视文化”、“井蛙文化”、“浑水文化”等等,不胜枚举。诚然,如此“文化”现象并不见怪,怪就怪在既然叫文化,就得有文化内涵。但事实是,一些“文化”不离口的人,对自己冠以“文化”桂冠的事物或名词连自己都解释不清,又何以教人。更为甚者,一些理应对此做出正确解释的金融文化工作者和管理者,虽然自恃才高、满腹经纶,出口之乎者也,闭口子曰诗云,却也只是口中念念有词,而真正让其郑重其事释疑解惑便显语塞。四是金融从业者对金融文化建设的认识有失偏颇。目前金融文化建设没有对本质体系和载体体系进行界定,不系统、不科学,价值观概念雷同、混淆、错位现象严重。不少金融工作者片面地把金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全混为一谈,认为金融文化建设就是搞一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提出一些口号。更为甚者,有不少金融决策者想当然地把金融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导致在行动上将金融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五是金融文化建设缺乏特色、职工参与度不高、形不成合力、存在短期行为,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金融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其自身独创性和持久潜移默化的身体力行。
融入新常态,金融文化当有所作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于金融业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行业为蔚然成风。历史的经验表明,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寄希望于一大批金融精英,也寄希望于广大的金融文化工作者。马克思曾说过,“银行家的话比牧师的话还重要”。然而,目前一些“金融家”的社会形象并不令人乐观。正如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所言:金融家不应是单纯的技术专家,更不应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也不应是诸如“庞氏骗局”的发明家,而应当是在金融这个特定领域精通专业、兼通其他,能够把握行业规律、掌控发展方向、带领行业前进的实干家;应当是有思想而非空想,有信仰而非迷信,有理想而非理想“化”的思想家;应当是对社会负责、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政治家。他们应以社会为己任,以行业长远发展为己任,不在乎一时的利害得失,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中国金融文化建设能否成功,中国金融业能否抓住机遇继往开来,关键就在于此。 新常态下金融文化建设当有新思维。新常态大势不可违,我们必须积极调整心态、调整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着力解决认识跟不上、观念不适应等问题。用辩证的思维认识新常态下的金融文化建设,用新的视角分析、用新的理念谋划、用新的方法推动金融文化建设,自觉把金融文化建设放在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全局上,从人、财、物上予以支持,从组织实施上予以引领,从自觉践行上予以带头,从机制上为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物质支持。 新常态下金融文化建设当有新活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作为金融文化工作者,如果仅靠过去那点知识家底、靠传统的思维和惯常做法干工作,难免会“老马拉新车”,很难驾驭。因此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养成持续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研究工作的良好习惯,做到既钻研宏观、又熟悉微观,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理论水平,又研究解决重大金融发展、金融文化建设问题,不断增长实践才干,真正成为领导金融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新常态下金融文化建设当有新作为。一是顺势而为。要消除畏难观望、徘徊不前的心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大力倡导和弘扬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激发和凝聚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大力营造和拓展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以积极有效的作为和实实在在的业绩,为金融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二是主动作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要坚持把改革创新的理念和金融文化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破除新常态下各种困难和瓶颈制约,不拘常规,激发创造,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新常态下金融文化建设当有新作风。金融文化建设是金融从业者的精神风向标,其作风的好坏、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事业的成败。面对新常态,一是作风要“实”。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出实招办实事上,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二是作风要“正”。“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住底线、洁身自好,克服特权思想。三是作风要“公”。把公道正派作为职业操守、履职之要。四是作风要“廉”。要带头遵守纪律,清正做人、廉洁为官,严格执行各项组织纪律,不碰纪律“红线”。五是作风要“快”。强化效率意识和争先进位意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心想事、激情干事,让效率成为金融文化工作者的执着追求。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在当前尤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金融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和金融企业价值观为指引的先进时代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是金融企业最根本的价值观,是金融企业行为规范制度的基础,是金融企业最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全体员工奉行并坚守的整体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金融文化建设要特别关注金融企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和高素质的团队,要特别关注文化融合和跨文化协调,要特别关注如何化解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的文化冲突和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金融企业文化传播等热点问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走出去”,中国金融文化也会随之走出国门。“走出去”的金融企业不仅代表着企业自身,也代表着整个中国金融行业的形象。因此,中国金融企业,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更应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与国际形象,努力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助力添彩。
参考资料: 1.刘光明:《企业文化》序,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年09月; 2.唐双宁:《文化是金融之魂》,中国金融新闻网发布,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5 日;《关于金融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见《卓越理财》2011年1月刊; 3.《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11年10月18日; 4.尹海英: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解读“金融文化”》2013(1):29-31; 5赵晓舟: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企业文化创新,《中国金融文化》2015年第12期 P43。
【作者简介】赵晓舟,笔名校友,1958年9月出生,男,籍贯陕西户县,大学文化程度,经济师、高级企业文化师。主要研究方向:金融文化、金融企业文化。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银行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企业文化专业管理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陕西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创意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大秦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正式出版有《银海拾趣》(三卷),90万字。编辑出版内部书籍有《股份制改革学习指南》、《企业文化建设纲要》等7部。在全国多种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及论文等500余篇,荣获各类征文奖10余项。 (责编:张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