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盛世启新章,金融活水润长安。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的宏伟蓝图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犹如北斗,为新时代金融发展指明航向。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作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农行西安分行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主线,锚定西安市政府“深化六个改革”重点工作、“六个打造”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以实干实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气象新作为贡献农行力量。躬耕不辍结硕果,砥砺奋进谱新篇。截至目前,该行交出了亮眼答卷,制造业贷款余额285.21亿元;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31.72亿元,科创企业贷款余额93.79亿元;普惠贷款余额209.9亿元;绿色贷款余额454.24亿元。
科技金融 高效赋能产业强市建设
2025年西安市动员部署会议强调,要以西安区域科创中心为引擎,构建“支柱产业顶天立地、新兴产业开疆拓土、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的现代化产业格局;紧随其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再鸣“产业强市”强音,明确科技创新是城市转型的核心动能。在这双重战略的交响中,该行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沃土,聚焦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精准支持,持续为西安“双中心”凝聚农行动能。
陕西某新材料企业的突围之路,恰是这种战略落地的生动注脚。这家陕西省新材料领域的创新领军企业,其技术研发与绿色生产模式高度契合国家“双碳”目标和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方向,当其技术攻坚遭遇资金瓶颈的关键时刻,西安农行携“金融及时雨”破局而来。
该行深挖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需求,创新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五大政策属性,为其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完成贷款审批与投放。3月18日,承载着五大战略使命的1000万元专项资金精准落地,不仅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更激活了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的乘数效应。
企业负责人高度评价此次合作:“农行的高效服务让我们感受到金融‘温度’与‘速度’。贷款投放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推动我们企业向高端化、数字化迈进,为区域新材料产业树立标杆。”
这是农行服务科技金融的一个缩影。该行聚焦区域科创重点企业,组建专项团队,举办专项活动,开展线上线下产品推介会,定制科技金融贷款、产业基金、财务顾问等专属服务,加快提升科创企业、小巨人企业合作覆盖率,助力地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为超2200家科技型企业开户,科创贷款较年初增加36.25亿元。
绿色金融 助力深化“三生融合”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机制改革,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绿色金融”是农行的发展战略之一。一直以来,该行围绕“五篇大文章”,持续做好清洁能源、绿色基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信贷投放,从打造特色绿色信贷新模式、绿色金融人才赋能计划、强化绿色金融服务等方面,加快探索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
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对有效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内容。陕西某新能源风电项目,为绿色信贷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该行紧跟政府重点、企业需求,针对该企业风电项目,成立调查小组,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为其项目融资贷款增加授信,快速投放项目前期贷2595 万元,为项目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该行还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针对制造业、科创、战兴、绿贷等领域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匹配信贷计划,有力支持了科创集团、城市轨道交通、风力发电、乡村污水治理等重点项目。截至目前,绿色贷款规模较年初增加89.91亿元。
普惠金融 彰显为民服务底色
小微企业作为城市商业的基础,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提升消费活力、吸引人气,带动产业协同发展,有力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在陕西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法人朱总望着账户到账信息感慨万千。2024年底,这家深耕扶贫项目建设领域多年的企业遭遇资金链危机,辗转多家银行未果之际,农行蓝田城关支行了解到客户需求后,仅用时两周成功为企业办理了普惠贷款410万元,“从上门尽调到放款全程跟进,农行不仅送来‘及时雨’,更送来了发展信心!”朱总握着客户经理的手连声道谢。一面承载着企业感激的锦旗,正是西安农行普惠金融服务实效的生动注脚。
作为区域普惠金融主力军,该行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用好金融监管机构及农总行到期贷款接续政策,依托普惠法人线下贷款、“链捷贷”“微捷贷”“抵押e贷”四大产品协同发力,加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截至3月底,该行普惠贷法人款规模115.73亿元,较年初净增20.39亿元。
在西安的各个开发园区,每周三都能看到农行“普惠科创团队”穿梭其中的身影。该行扎实落实惠企惠民服务要求,在全辖设立普惠科创团队,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举办“周三进园区”活动,绘制园区图谱,逐园制定专项方案,惠及企业25300余户。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增加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高质量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2024年度,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15.65亿元,较年初净增8.26亿元,增速达112%。
养老金融 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如何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今年政府报告提出要建成三级养老服务设施90个、养老床位数达到6.8万张等措施,可见政府支持养老产业力度。
该行心系养老,持续加大对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保险等养老“三大支柱”和银发经济的精准支持,围绕养老金账户、存款、理财、保险等一揽子金融产品加强供给,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2.62万户。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专区,2024年度累计提供上门服务5180次,送金融服务下乡320人次,切实将把百姓期待转化为可感可及的金融服务。
该行将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主动与发改、民政、卫健委等主管部门沟通,深化与地方政府交流合作。重点支持养老产业领域公司、机构,执行差异化信贷政策,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投放“五优先”,切实提高养老产业金融信贷服务的办贷效率。截至3月底,养老产业贷款规模1.46亿元。
数字金融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西安具备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农行在支持地方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从医院上线农行智慧食堂,我们到食堂吃饭扫码或者刷脸就可以,方便了很多。”临潼区某医院员工开心地说道。
为该医院上线的智慧食堂项目,农行创新性地结合数字人民币技术,实现了餐补批量发放及个人数币钱包充值功能,精准满足院方限定消费场景需求,获得了院方高度评价。
此外,该行充分发挥“教育+金融”“科技+金融”优势,与西安航空学院等学校签约战略合作协议,以智慧校园、智慧党费等线上服务为组合,开展多元合作模式。其中,为80余所高校或职业院校上线的自助洗衣场景,已吸引超4.3万名学生使用。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组织数字人民币活动,普及数字人民币应用,已开立个人钱包61.77万个。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未来,该行将紧跟西安重大战略步伐,持续加强金融服务,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推西安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务实作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中展现西安农行新气象新作为。
(供稿:农行西安分行)
【编辑:高春茹;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