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位于秦岭东南麓、秦豫鄂三省八县结合部,辖10个镇(办)、128个村(社区),面积2307平方公里,人口24.9万。沪陕高速、西南铁路和312国道横贯东西,商郧公路纵达南北,已融入西安、南阳、十堰等大中城市2小时经济圈。这里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7.3%,蝉联“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里资源富庶,盛产茶叶、食用菌、猕猴桃等农特产品,是中国西部最北端茶区,已建成“茶海公园”“北茶小镇”万亩茶叶基地,全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实现“人均一亩茶”,誉为“中国名茶之乡”。
商南有着60余年的茶业发展历史,从1962年至今经历了茶树引种实验、茶叶奠基发展、茶叶大发展、茶产业转型升级、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大发展阶段。商南人解放思想、南茶北移,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让茶树这株“南方嘉木”真正变成地地道道的“商南嘉木”。好山好水出好茶,商南县有着发展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从地理区位上来说,商南地处秦岭南麓、丹江之滨,远离工业区,是我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商南县地形结构复杂,“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发展“林茶相间,茶在林中”种植模式的理想之地。商南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润、日照充足,降水较为充沛。同时,商南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质保障区,境内河流密布、水源充沛、水质优良,全县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30天左右。经过几十年发展,商南茶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截止2025年1月,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可采摘茶园20万亩,茶叶年产量达8700吨,产值达到16.5亿元。
商南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选料上选用清明前后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从源头上确保商南茶的品质。二是商南冬季寒冷,不利于越冬虫卵病菌的生长繁殖,茶园严禁使用除草剂和农药,绿色、无污染、零农残成为商南茶质量安全有机的显著特点。三是商南高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下茶叶生产营养物质,夜间因为温度低,茶叶在呼吸作用下营养物质消耗少,商南茶叶保留的内含有效成分很高、内质营养十分丰富。三个优势造就商南茶“香气浓郁、滋味鲜醇、内含丰富、经久耐泡、组成协调、富硒富锌”的品质特点,藉此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多次荣获全国茶叶评比大赛各类奖项。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紧扣商南县人民政府打造“生态茶城”目标,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首位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品质、品牌“三提升”,旅游、康养、加工“三延伸”发展思路,创新推出“茶农贷”“茶商贷”“茶企贷”茶产业系列信贷产品,为持续加强商南茶生产、营销、科研、文化等体系建设,助力茶产业集群构建,精心打造商南泉茗知名品牌贡献金融力量。出台《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茶叶贷款管理办法》,旨在推动党的重大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商南县绿色产业发展,解决县域重要绿色农产品茶产业融资问题,更好地支持茶产业发展,完善茶叶贷款管理,加强风险控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防范信用风险。
《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茶叶贷款管理办法》指出,“茶叶贷”是指向县域内茶农、茶商、茶企发放的用于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茶叶产业用途的贷款。贷款对象:凡具备贷款人规定贷款条件的农户、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等客户群体,因生产、经营等茶叶产业合理资金需求,均可申请办理茶叶贷。根据贷款主体将“茶叶贷”细分,农户客群为“茶农贷”;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群为“茶商贷”;企业客群为“茶企贷”。 贷款条件:茶叶贷的申请人除符合本办法第四条及农户、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等客户群体贷款要求外,应同时满足五个条件,
一是财务和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记录;二是从事茶行业经营年限在三年(含)以上,产品销售渠道稳定,无长期积压现象,部分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客群,可适当放宽经营年限限制,但至少在一年(含)以上;三是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四是有明确合法的生产经营用途;五是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贷款额度:“茶农贷”信用额度最高30万元,担保额度最高300万元,抵质押额度最高500万元;“茶商贷”信用额度最高50万元,担保额度最高300万元,抵质押额度最高500万元;“茶企贷”额度最高1000万元。贷款期限:
原则上授信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信用贷款可采用最高余额循环贷款方式,其他贷款方式均为一次性发放。
截至2025年1月,发放茶产业贷款13490万元。
陕西省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1985年成立,公司“双山”牌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双山牌“商南泉茗”“商南乌龙茶”被省政府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科委、林业部等六部委联合授予授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称号,公司产品先后多次在“国饮杯”“中茶杯”等全国茶叶评比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商南手工制茶因其精湛的传统技艺、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茶叶品质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工序由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组成,茶叶采摘前先要确定采摘期,制定采摘标准,然后再熟练运用技术进行采摘。初制工艺包括选料、摊放、杀青、清风、初揉、初炒六道工序。精制工艺包括做形、起毫、去末、烘焙四道工序。近年来,商南县委县政府积极引进国家级、省级茶叶专家团队,针对茶叶品质提升、茶园规划与建立、茶树种植栽培和科学管理、茶叶功效成分的积累调控等技术进行支持和指导。在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资金支持下,共同助推商南茶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升级。
商南茶不仅在国内销售至北京、上海、港澳台、石家庄、江苏、广东、辽宁、内蒙古、西藏、新疆、甘肃、宁夏等地,还走出国门远销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商南茶产业也顺应潮流,开设线上直播平台。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随着茶产业快速发展,90余家茶企、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陆续组建成立,近30个茶叶子品牌陆续呈现。商南茶产业实施“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战略,聚力打造“秦岭泉茗”区域公用品牌。
“商南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融e站”在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挂牌成立。农商银行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聚焦“绿色目标”,构建绿色信贷发展制度体系。成立组织,完善制度支撑;目标导向,细化监管要求。二是构建“绿色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价值转换体系。优化绿色信贷流程新服务;聚焦金融生态价值转换。三是营造“绿色文化”,创建绿色信贷发展氛围。发展绿色文化;培养绿色人才,培养兼具环保技术和信贷管理能力复合型人才,提高信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融e站揭牌仪式上,商南县政府领导表示,这既是商南县生态价值实现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商南创新金融产品的一大喜事。商南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持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融e站”挂牌成立,是商南县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标志着商南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翻开了新篇章。要求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完善e站功能,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金融e站的挂牌成立,极大鼓舞了茶产业的发展。在做好茶产业价值转换提升,大力发展茶产业旅游事业发展。以“茶+康养”为主要特色,打造万亩城关茶康养示范园区,集茶叶展销、文化展示、休闲康养于一体,布局建设观光旅游环线及绿化亮化等业态配套设施、民宿、生态酒店、农家乐等旅游、康养元素,改造提升恩普清洁化加工厂等,建设提升秦岭茶乡茶旅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又以“茶+旅游”为主要特色,打造的富水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园区核心面积7.69平方公里。这一项目由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等13家企业投资建设,总投资8.5亿元,打造成集生态、生产、加工、观光、体验、销售、旅游、康养于一体的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效益最好的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再以“茶+深加工”为主要特色,打造试马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升级提升智能温棚、育苗基地、智慧茶园等现有设施,完善提升沁园春茶楼装修与布置,改造提升鸿德农林清洁化加工厂,谋划并实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争创4A级景区,打造集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茶园。
人在草木间,商南人种下了茶,也是茶成全了商南人。“小茶叶”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陕西商南农村商业银行汇聚产业发展合力,续写商南茶业发展新篇章。
(供稿:陕西商南农商银行 朱金华)
【编辑:杨雪琳;审核:史雅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