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提升工作效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山阳农商银行银花支行党支部把党的建设融入业务发展大局,以“挂面”特色小镇创建为切入口,开展“匠心”与“传承”融合创新,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匠心强镇”特色党建品牌。
“匠心”创造特色产业,“四心”助力经济发展
银花镇素有“银花河畔、挂面之乡”美誉。当地擅长做手工挂面的能工巧匠众多,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一碗好面,历经18道工序,全程手工制作而成,离不开作坊师傅的匠心手作;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注入实体经济,助力做优做强,培树了追求卓越的“农信工匠”。银花支行党支部围绕挂面龙头产业的发展壮大,聚焦“七步法、技能训练”提升柜面服务质效,聚焦“市民e贷、V商贷等数字普惠贷款”加大信贷扶持力度,聚焦“数字银行、金融e站”畅通支付结算渠道,着力把银花镇1个产业园、8个合作社、400余户的金融服务做实做细,当好当地百姓的专心银行;发展2家“商洛山阳百年银花手工挂面”商户入驻陕西农信手机银行秦e购“一县一品”板块,免费为其开通线上电商平台、免费宣传推广,加快“数字农信”品牌建设,当好当地百姓的贴心银行;坚持减费让利,集中上门7个村委(社区),免费办理社保缴纳、惠农资金支取,累计办理社保卡激活89户、开通互联网数字银行177户、办理数字普惠贷款172户授信884万元,新增发放扶贫贷款80户375万元,有效解决124户639万元挂面生产资金筹措难题,普惠金融甘露遍洒银花河畔,当好当地百姓的良心银行;支持手工挂面产业园建设,打造“银花挂面一条街”,情系敬老院,为47名老人送去米、挂面、油等慰问品,多次号召党员职工捐资献爱心,彰显“大爱农信”的责任担当,当好当地百姓的放心银行。支部秉持支“农”初心,矢志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四心”银行,助力银花镇地方经济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
“传承”优秀特色文化,“创新”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银花手工挂面百年传承,非遗产品助力脱贫成效显著。在该支行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了一批头雁领飞致富人。产业园带动周边400余户脱贫户增收、800余户群众共同参与,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银花支行党支部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落实“四心银行”发展定位和“四求四不”经营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具体实践,主动融入和服务好实体经济,围绕挂面产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构建“共享、开放、普惠”的“党建+”金融服务新模式,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和流程创新。积极与镇党委、7个村(社区)党支部协同共建,深化“双基联动”,联合入户入企,召开银企座谈会4场次,随时掌握金融需求,不断拓宽发展渠道;聘请7名驻村第一书记担任“金融联络员”,选派支行4名外勤担任所包片区“金融服务员”,选聘各村诚实守信、服务热情的7个商户担任“金融协办员”,实行网格化管理,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多元化特色服务,不断加大对挂面产业的支持力度。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实体贷款投放、存款资金组织、不良贷款收回、“589”增量扩面等指标均超额提前完成任务,带动辖内党员职工奋勇争先,汇聚“建功农信”磅礴力量,为辖内各项业务稳健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银花支行党支部多次被银花镇党委评为“先进单位”,被山阳农商银行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存款营销“标兵单位”;支部书记、委员3人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综合先进个人”等荣誉。
“党建”引领提质增效,“品牌”创建成色更足
民以食为天,企以文化人。一碗好面,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一个品牌,凝聚了党业融合的担当和创新。银花支行党支部坚守为“农”初心,以“匠心强镇”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专注主业、守正创新,促进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努力争做行业工匠,在技能及各项业务比赛中勇创佳绩;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银花手工挂面”做精做优,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坚持文化润心聚力,厚植金融强镇情怀,以文化传承之力,铸企业发展之魂,不断擦亮“农信党旗红”品牌成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
(供稿:山阳农商银行 朱丹)
【编辑:杨雪琳史雅蕊;审核:白来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