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介绍
某女士来到银行,称自己被骗,工作人员了解其诈骗过程:9月18日,客户接到132****8822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微保管家,告知该女士曾签约微信服务项下的百万免费保险大单,并引导其进入微信系统查看,该女士可以查询到该笔签约业务,对方声称若不取消该业务将会产生费用,该女士表示自己并不想承保,需要取消该业务。
对方开始引导该女士下载云视听APP,并让该其从自己的多张信用卡进行贷款,转至其个人交行储蓄卡,然后再转给不同收款人,连续转账3笔,金额合计人民币6.7万元。同时,不法分子指导该女士操作惠民贷贷款4万元,转出时银行客服进行转出核实,该女士当时不接电话,银行后台对惠民贷贷款项进行紧急止付,该女士不能正常付款、同时引发对其一系列操作的质疑。
当该女士再次拨打电话132****8822,对方已是关机状态,结合其描述与交易流水,银行初步判定其操作属实遭受电信诈骗,并将客户卡片进行保护性止付,引导进行报警处理。
二、案例分析
(一)受害者群体偏向于年轻人、个人名下信用卡较多人群、家庭主妇及风险意识淡薄客群。
(二)不法分子使用的电话不再是异地或者国外明显的电信诈骗号码,电话显示陕西西安,属地性较强、迷惑性较大,判定对方身份难度增加。
(三)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手段越来越高明,电话一旦接通,病毒随即侵入,迷惑性较大,受骗者容易上当。
三、案例应对举措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风险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银行工作人员需主动对客户进行业务风险提示及宣传,告知金融消费者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发现异常及时与周边人员、亲人或相应的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加强信息核实。
(二)加强重点业务开通审核,有效堵截风险隐患。
在受理重点业务如渠道转账功能开通,大额转账时,应当认真了解客户真实需求,对于异常情况多加思考辨别,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
四、对客风险提示
1.对于新软件的下载、安装需谨慎,不可根据身份不明的人员的电话指导、随意点击各类链接或者弹窗,应多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
2.接到陌生电话,保持警戒心,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3.若对方要求向陌生账号转账之后才能取消或终止协议的,尤其警惕、严防诈骗。
4.如果被骗,应及时挂失或止付卡片,留存相应的通话、聊天及转账记录等,同时拨打96110报警并前往公安局实地报警。
(供稿:交通银行榆林分行)
【编辑:高春茹史雅蕊;审核:白来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