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人被卷入非法集资的案例数之不尽,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贪图蝇头小利的心理,注册虚假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进行诈骗。面对老年人非法集资的常态诈骗,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巧妙识别和风险防范就成为堵截非法集资诈骗的重要一环。除及时识别、做好防范外,更应该“走出去”开展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向公众普及常见典型非法集资诈骗手段,提示金融消费者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好自身权益。
案情回顾:银行员工认真分析 识别老年人非法集资风险
2023年8月23日上午,年近七旬的张阿姨走进某银行宝鸡某网点,要求网点大堂经理帮忙预约取现20万。在交流过程中,大堂经理渐渐发现张阿姨前后说辞不一致:一开始说要去西安看病,在大堂经理的多次沟通询问下,得知客户张阿姨是要投资一个1分5利息的水利项目。大堂经理立马提高警惕,向网点负责人汇报了此事。网点负责人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张阿姨的儿子寇先生,告知有人陪同张阿姨一起来网点要取现,可能要进行投资,寇先生让工作人员拖住他母亲,他从外地赶回处理。网点负责人在拖住客户张阿姨的同时拨打110进行报警,陪同张阿姨来的人得知警察要来,立马和投资公司的老总逃跑了,骗子公司只剩下很多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空白合同照片。后来从寇先生口中得知张阿姨从2022年便开始投资养老公寓10万元、购买保健理疗床11.6万元、投资购买古钱币40万元、个人承诺高息借贷12万元,已经通过各种投资类项目被骗走70余万元。这些打着免费领取礼品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非法集资的产业链,老年人先是来上课、开会、领东西、免费吃喝、免费旅游、上门照顾生活起居,后来成为会员制,这些老年人贪图小便宜,一个介绍一个,等不法分子摸清这些老年人的经济情况后,先开始简单推销可以“延年益寿”的保健品,慢慢的开始寻找真正有实力的老年人,重点设局通过“养老项目”、“增值钱币”、“投资国家项目”等进行非法集资。
套路解析:诱骗老年人非法集资的方式
第一步,打感情牌,利用感情进行诱骗。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孩子不在身边,给予老年人亲情的关怀,用高额回报诱惑参与投资,洗脑老年人。
第二步,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的旗号,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回报高额固定收益,骗取老年人养老金。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老年产品”等方式非法吸收老年人资金。
第三步,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往往编造“养老金生金”的神话,许诺老年投资者高额回报。初期往往能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溪,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不法分子便将资金转移或携款潜逃,人去楼空,使老年人遭受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切莫贪图小便宜 警惕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通常采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具有一定的诱惑性和欺骗性,近年来,不法分子以养老机构、投资国家产业项目为名,通过发送传单、举办茶话会、提供免费旅游、赠送礼品等多种方式,宣传养老、投资类虚假项目,面对非法集资的陷阱,老年人要谨记:
一是不轻易动心。不要相信任何“低本金,高收益”的高息投资项目,多留意非法集资法律法规的宣传,对投资项目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考。
二是不轻易留名。遇到投资项目的宣传,不轻易透露自己的金融投资信息、姓名年龄、电话住址、家庭情况等,并对免费赠送礼品、提供免费旅游等提高警惕。
三是不着急投资。即使身边的亲朋好友看好并推荐的投资项目,也要三思而后行,多了解投资单位的资质,凡是大额支出,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要多征求家人子女的意见,常与家人沟通和交流。
(供稿:交通银行宝鸡分行 张雪)
【编辑:高春茹史雅蕊;审核:白来勤】
|